制革業的烷基糖苷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
發布日期: 2020-01-19 來源: 翊成網絡g 點擊:
近年來,制革業的清潔綠色化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對制革工業的各個相關過程都有深入的探索,但是由于受到成本、利潤等的限制,距離實現皮革行業的清潔化、綠色化的目標還依然遙遠。因此,我們要更多的呼吁綠色化學品以及清潔工藝的投入和運行,國家也應嚴格該行業的污染物檢測和排放標準,使皮革業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實現環境的友好與和諧。
超聲波的使用能夠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縮短工藝周期、節約資金。在浸酸、浸灰、脫脂等工序中引入超聲波技術可降低化學藥劑的使用量;在涂飾工序中引入超聲波可以增加涂飾劑的利用率、滲透率、飽和度等。
何有節等研究了不同頻率超聲波作用于酸性黑ATT后對其染色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頻率為23.7kHz的超聲波對皮革染色有促染作用,染料溶液經超聲波預處理20~30min,再在較低溫度(45e)下染色,可加快上染速度,提高上染率,降低廢液中染料的含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在制革綜合廢水及浸灰廢水的催化曝氣系統中施加超聲波可縮短曝氣時間,提高除硫效率。
膜分離技術是一項新興的高效分離技術,在制革過程中,特別是在廢液的處理和循環利用方面,膜分離技術可以發揮重要的功能。相對于傳統工藝,膜分離具有以下優點:工藝簡化,方便維護,節省資源,分離效率高,不需用溶劑或溶劑用量大大減少等。膜分離及微濾、超濾、反滲透等分離技術正在逐步取代蒸發、沉淀、萃取等傳統的分離技術。印度的一些制革企業已經采用了超濾和反滲透裝置來處理和回收廢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超臨界流體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達到超臨界狀態的流體。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SCF-CO2)因化學惰性、原料價廉、沒有毒性、可循環使用及不易燃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超臨界CO2目前已經或可能被應用于制革中的脫灰、脫脂、鞣革、染色等過程。另外,也可以用超臨界萃取技術來處理制革產生的廢水,提取其中的鉻。CO2超臨界條件下的鉻鞣,是超臨界流體代替水作介質實現鞣劑在酸皮中的轉移,主要的優點就是能夠達到/零排放,實現鉻的全吸收。